這是 051~100的人物卡片
德川家家臣。正勝之子。
從年少開始就侍奉家康。大坂夏之陣時跟隨德川秀忠出征。與井伊直孝一同包圍秀賴藏身的糧庫,迫使秀賴自盡。之後擔任大坂城番,在攝津受封八萬六千石。
上杉家臣。亦稱甘糟。
上田長尾家登坂清高的兒子。奉謙信的命令繼承甘粕家家名。隨上杉家移封會津,擔任白石城代。關原之戰時主戰。他因妻子亡故離開白石城時,被伊達軍趁隙攻擊而丟失城池,引發景勝不滿。
上杉家臣。三條城主。
乳名長重。身為上杉謙信的重臣,他也遠征小田原城。在第四次川中島之戰時,他負責殿軍,與攻擊妻女山的武田軍別動隊交戰。謙信死後,他繼續侍奉景勝,因鎮壓謀反的新發田重家等戰功累累,獲得書面表彰和領地。
肥後的天主教徒。本名益田時貞。
父親是小西行长的遺臣。深受宇土和天草的天主教徒愛戴,農民受不了重賦起義(島原之亂)時,被延攬為大將。擅長與幕府軍作戰,但被敵軍斷絕軍糧後苦無對策。最終在德川舉兵攻擊時全軍沒,四郎也被殺。
尼子家一門。新宮黨的誠久之子。
年少时遭遇了新宫黨的肃清,被寄養在寺院中,成為僧人。尼子家滅亡後,在遺臣山中鹿介等人的勸說下還俗,為再次復興尼子家而投靠織田信長。服膺於羽柴秀吉之下,進入播磨上月城,但在毛利軍的包圍下自盡。
尼子家一門。經久之子。
其一族被稱為新宮黨,以精強著稱,歷經經久、晴久2代,支撑著尼子家的隆盛。但因其舉動粗暴,遭到以晴久為首的家中眾臣的疏遠。毛利元就趁機施展了離間之計,促使晴久對其下了殺手。這也是尼子家衰敗的起因。
尼子家一門。國久之子。
身為新宫黨的武將,他以勇猛著稱。但他們恃寵而驕,對家臣們施加暴力的行徑日漸嚴重,最後被家臣們疏遠。最後,因為毛利元就的離間計,使主君晴久對他們派出刺客,進行暗殺。其父國久和弟弟敬久也被殺,新宮黨自此破滅。
尼子家當主。初名為詮久。
經久的嫡孫。受將軍足利義晴賜與一字名諱而改名為晴久。雖然身兼中部地方八國的守護,但在吉田郡山城攻打毛利元就時,敗給了來援的大內家。其後中了元就的圈套,清了同族的新宮黨後,戰力大幅受損,因而招至尼子家的衰退。
尼子家當主。晴久嫡子,也是出雲守護。
因父親猝死而後繼家業。堅守在月山富田城對抗毛利元就的出雲遠征軍,但在元就的離間計下失去了許多家臣,最終開城並投降在毛利家軍門之下。爾後出家,法號友林,在毛利家的庇護下度過餘生。
大內家臣,後為毛利家臣。
與尼子家一戰使其名聲遠播,以其功績拜領出雲。被任命為月山富田城的代理城主,雖受到尼子殘黨山中鹿介等人的猛攻,但依然成功擊退他們。輔佐毛利元秋,肩負毛利家支配出雲的任務。
德川家臣。通稱三郎兵衛。
在家康還是人質時就已經是其侍童。作為岡崎三奉行之一,被稱為「不偏心的天野三郎兵衛」(意為能不帶偏見,做出公正判決)。遷移至關東後,則擔任江户町奉行。
淺井家臣。
實名不詳,但似乎生於伊香郡雨森家。侍奉淺井家三代,稱為淺井的旗頭。是與海北網親、赤尾清網一同被稱為「海赤雨三將」的重臣。
伊達家臣。
最初侍奉輝宗,但辉宗將家督之位讓與了政宗,在輝宗隱居所建成之前,將輝宗迎進私邸。晚年為政宗供職,由於行事比較投機,因而得以登上家臣之首位。
丹波望族。
以勇猛而聞名,曾與進攻丹波的明智光秀軍多次交手。在波多野家滅亡後,曾受邀去侍奉明智光秀,但他拒絕,而讓其子氏清代為出仕。後來氏清在山崎合戰中陣亡。
池田家臣。
後與織田家臣,细川藤孝一起服侍織田信長,並輾轉征戰各地。在立下放逐足利義昭的功績後,與本願寺、毛利家勾結,動叛亂,在歷經10個月的守城後逃亡。漂流在各地之間,信長死後定居於堺,以茶人身份度日
豐臣家臣。
播磨守護赤松家旁系攝津有馬家則賴的長子。曾是秀吉的部署,秀吉死後投身德川家康的麾下。因關原之戰的功勋加官進祿。建立福知山城。在大坂之陣立下戰功後,將筑後久留米納為領土。鎮壓島原之亂時,雖已是高齡,仍持續建功。
肥前島原的領主。
原本賢純,獲賜將軍足利義晴的偏諱,改名晴純。不但擴大了肥前5郡的勢力,還讓次男純忠入嗣大村家,確立了由自家一族支配肥前的局面。建立了有馬家的全盛時期。把家督讓與嫡子義貞後過著隱居的生活,最後活到84歲。
有馬家當主。義貞次子。
曾受龍造寺隆信的迫害,但與島津家聯手抵禦他。後來從屬於秀吉。以天主教大名身份廣為人知,曾和大村純忠、大友宗麟等人一起派少年使節團去拜訪羅馬教皇。
肥前島原的領主。
將軍足利義睛的隨從。在繼承家督之後,得益於鼓勵與南蠻貿易等政策,讓領地內得到很好的發展。為抵抗急速拓展勢力的龍造寺隆信,數次與之交戰卻屢次戰敗,最後失去了大半的領土。晚年則致力於支援天主教和詩歌
毛利家臣。
外交活動家,能言善辦。有先見之明。據傳曾預言織田信長失勢和豐臣秀吉的抬頭。在秀吉水路攻擊高松城時負責談判,達成與秀吉的敦睦。
里見水軍的將領。
安西家在里見家掌權前,是支配安房西部的豪族,到了戰國後期臣屬於里見家。為房總水軍的核心人物。和企圖進攻房總的北條家軍隊,在江戸灣展開過多次的攻防戰。
72.安東高季
檜山安東家一门。湊安東茂季之子。
安東愛季死後,高季表親的實季僅以12歲年齡便繼承家業。對此感到不滿的高季,發動叛變向檜山城發動攻擊,但是遭到實季反擊,戰敗於其居城湊城。在沒落後服侍於南部家。
檜山安東家第8代家主。舜季之嫡子。
統一了湊、檜山兩派分離的安東家。藉由巧妙的戰略而構築了安東家最大的版圖。通過在日本海的交易收集中央情報,也早早與織田信長進行了接觸。被評價為「如同天上的北斗星」,令人望而生畏,但在與戶澤盛安交戰時不幸去世。
德川家臣。通稱帶刀。
自幼起隨身服侍家康,曾從軍參加姊川之戰、長篠之戰和長久手之戰。深得家康信賴,江戸幕府建立後也作為近臣參與幕府的政治活動。後擔任家康之子賴宣的老師,前往紀伊。
齋藤家臣。
與稻葉一鐵、民家卜全並稱「美濃三人眾」。後投降織田家。但因內通武田氏而遭流放。本能寺之亂後,趁情勢混亂估據了原來的領地,但遭到稻葉一鐵的攻擊,戰死。
北條家臣。
侍奉北家三代人,出任小田原城的出納奉行,主要活躍在行政方面。以製定了北條家的公共量器而聞名。該量器稱「安藤升」。
大內家臣。
從義興那一代開始就侍奉大內家,在義興擁護前將軍足利義進入京都時提供協助。在義隆那一代,則加入出兵北九州的軍隊,但在陶晴賢謀反之際,卻加入晴賢,並侍奉晴賢擁護的大內義長。據說他是個精通騎馬弓術禮法之人。
加藤清正的家臣。名為直景。
與清正從幼年时起就是好友。被眾人視為豪傑,其出色的表現就連豐臣秀吉也極為賞。清正的居城熊本城裡,至今都還留著當時覺兵衛所守護的曲輪「飯田丸」的遺跡。
德川家臣。直政的次子。
大坂冬之陣時,他擔任井伊家的大將,與死守在真田丸的真田幸村、木村重成等人的軍隊展開苦戰。而後代替同父異母的兄長直勝繼承家業,成為近江彥根藩主。大坂夏之陣時,他也參戰並成功雪恥,擊敗木村重成等人的軍隊。
德川家臣。直親之子。
德川四天王之―。統率統一著红色軍装的部隊,有「井伊赤鬼」之稱。長於軍事謀略,戰役中經常充任先鋒。關原之戰中追擊島津軍,在負傷情況下殲滅了島津豐久。
伊賀忍者。又名楯岡之道順。
伊賀流忍術十一名人之首。侍奉六角家,指揮下忍進行各種秘密行動。擅長潜入敵軍城內擾亂敵方陣腳。世人如此傳頌著,縱使有難攻不下之城,「有伊賀崎潜入就不難攻陷」。
池田家家臣。人稱清兵衛。
初姓香川,攻打美濃伊木山城有功,被信長賜予伊木之姓。此後,跟隨池田恒興南征北討。其出色的表現也受到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的贊賞。關原合戰後,與池田輝政一起受封播磨而成為三木城主。
酒田商人。
店名「鐙屋」。經營船運事業。有力商人集團「三十六人眾」之首,據說是奥州藤原氏滅亡时逃亡至酒田的遺臣後裔。致力於酒田的發展,子孫被記載在井原西鶴所著『日本永代藏』裡,稱其為「北國第一購米者,惣左衛門之名無人不曉」
信長的乳兄弟。名為信輝。
很早便跟隨織田信長,從桶狹間合戰起歷經大小戰役,建功無數。本能寺之變後,和羽柴秀吉一起征討明智光秀,在清洲會議時,位列四宿老後成為秀吉一方,參與小牧長久手戰役,雖攻陷了犬山城,卻遭到德川軍攻擊而死。
織田家臣。恒興之次子。
作為信長的近從,四處轉戰立下戰功。在荒木村重謀反時,被信長授與立功獎,本能寺事變後,歸屬秀吉。活躍在各地。關原之戰時,歸屬東軍。戰後領有播磨姬路。
織田家家臣。恒興的長子。輝政的兄長。
在荒木村重謀反時,與父親、弟弟一起建立了戰功,被信長賜予名馬。在本能寺之變後,歸屬秀吉,參加山崎及賤岳合戰。在小牧長久手合戰進行三河奇襲失敗,與父親一同戰死。
長宗我部家家臣。
起初和長宗我部國親對立,之后娶了国親的女兒而和睦,成為家臣。雖然後來池家擔任長宗我部水軍的核心,但是賴和卻因被懷疑有謀反的嫌疑而被下令自盡。
豐臣家臣。讃岐高松城主。
從金崎撤退戰起成為秀吉的属下。以後,各次戰役均有建樹,受封於讃岐一國。秀吉死後,成為三中老之一。在關原之戰歸屬西軍,因其子一正隸屬東軍,而被免於被剝奪封地。
伊達家一門,伊達晴宗之四男。
後成為石川晴光的義子,繼承了石川民之家業。最初與外甥伊建政宗敵對,但因為未参加小田原爭代戰,被豐臣秀吉沒收領地,而改侍奉於政宗。爾後以一門頭領的身份,為統治家中做出極大貢獻。
德川家臣,後轉為豐臣家臣。
曾任家康的家老,率领西三河眾大顯身手。小牧長久手之戰後,逃離岡崎,投靠秀吉為臣。德川家為防止軍事情報洩露,趁此機會。將三河以來的軍事制度改為武田流。
盜賊。身份不詳。
以京、大坂為中心,潜入大名或公家的宅邸進行偷竊。據說此人曾拜百地三太夫為師,學得伊賀流忍術。在潜入豐臣秀吉的寢室時,被前田玄以捉捕,隨後在三條河原被處決。
南部家23代领主安信之弟。南部信直的生父。
作為津輕郡代,輔佐24代當主外甥晴政,為擴大南部家的勢力做出了貢獻。長子信直做了晴政的義子,後為26代當主。遭家臣大浦為信奇襲,在石川城去世。
豐臣家臣。木工工頭。
與弟弟三成一起侍奉秀吉。在藏入地的代官、檢地等內政方面上發揮長才。秀吉死後,即使三成喪失地位,他仍以秀賴親信的身分留在大坂。關原之戰時,他與父親正繼守衛佐和山城。西軍敗北後,他遭到小早川秀秋等人的攻擊,與族人一同自盡。
豐臣家臣。
以豐臣政權五奉行之首的身份擔當國政。作為秀吉的親信漸露頭角,在內政和軍需方面發揮了领導才能。秀吉故去後,與勢力抬頭的德川家康大戰於關原,戰敗後被處決。
大隅望族。重武之子。
小濱城主與肝付家聯手對抗薩摩島津家,但居城卻遭到島津軍攻陷,只好與禰寢家一同降伏於島津家之下。之後跟隨島津義久,在對抗大友家的戰役等諸多戰場上有出色表現。
島津家臣。
曾任主公義久的乐師,也曾與上井覺兼一起出使天草和肝付家。曾參加與征討大友家的耳川合戰、征討龍造寺家的沖田畷合戰等諸多戰役,為稱霸九州做出貢獻。
伊達家臣。石母田光賴之子。
追隨政宗,参加了許多戰役。豐臣秀吉命政宗出征小田原之際,他留守會津郡黑川城。作為伊達家重臣,之後為宇和島伊達家創業做出了貢獻。
島津家臣。忠朗之子。
在大隅加治木城主肝付兼演與入來院等人合謀叛亂時,助父平叛,降伏叛軍,後负責接收领地事務的處置。後任貴久的老中,為擴大主家的勢力做出了貢獻。
島津家臣。忠棟(幸侃)的祖父。
智勇過人,對主公家統一薩摩貢獻良多。據傳攻打肝付家的大隈加治木城時,在附近岩劍城展開攻防戰,第一次在實戰使用鐵砲。後來,他成為島津家老中,參與策劃國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