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 151~200的人物卡片。
宇喜多家當主。直家的次子。
父親死後,繼承領地。深得秀吉寵愛被收為養子,娶秀吉的義女,同时是前田利家之女豪姬為妻。被任命為豐臣政權下的五大老之一。秀吉死後,在關原合戰中以西軍主力的身份奮鬥,但敗北後被流放至八丈島。
肥前望族。
以宇久島為根據地。召來葡萄牙的教士阿爾梅達與羅廉索,對島民宣傳天主教的教義,並且出資援助教堂的興建和傳教活動。其孫純玄是日後的福江藩主五島家之祖。
宇久純定之孫。
被豐臣秀吉任命為五島列島全域的支配者,因此姓氏更改為「五島」。在秀吉出海遠征時動員水軍參戰,隸屬小西行長旗下擔任先鋒。之後因覲見德川家康而確保了自己的領地。
肥前福江藩初代藩主。
原本是松浦黨一派。身為宇久純玄的叔叔,在純玄因天花早逝後繼承了家督。從純玄一代侍奉於秀吉以來,改姓為五島,奠定了成為近代大名的基礎。也應秀吉的命令參加了出海遠征,並因此受賜豐臣的姓氏,獲得官銜職位。
上杉家臣。
被譽為越後派兵法之祖。上條定憲叛亂時,屬上條一方,定憲死後,歸屬長尾為景。積極參加謙信的國政活動,在與長尾政景乘船遊玩時,翻船溺死。
齋藤家臣。日後成為織田家臣。
美濃三人眾之一。與稻葉一鐵、安藤守就等人一起投降織田家,導致齋藤家滅亡。後來服膺於柴田勝家,參與了鎮壓長島一向宗動亂的戰事。撤退中,殿後的勝家遭到动亂部隊偷襲受傷,他接手殿後任務卻戰死沙場。
最上家臣。成澤忠道之子。
出身成澤家,繼氏家守棟之後成為宿老。在和上杉軍對戰中,前去支援鎮守長谷堂城。當主由义光交棒給家親後,肩負领國的治理工作。
最上家臣。定直之子。
專長謀略,在討伐天童家和白鳥家時貢獻巨大。在最上義光的家業繼承时,擔任與伊建辉宗和談的使者。此外,在攻估真室城的時候,也為義光獻上了各種計策。
豐臣家臣。卜全之次子。
最初繼承兄長行隆擔任大垣城主,後來成為了三塚城主。在小田原征伐时從軍,獲伊勢桑名祿2萬2千石,成為桑名城主。在關原之戰中從屬西軍,守衛桑名城。
尼子家臣。後來成為毛利家家臣。
為侍奉尼子家3代的重臣,跟隨經久出征京都,建立了大破三好軍勢等功績。在義久在位時,他身處於被毛利家包圍的月山富田城,起初雖閉城抗戰,不過在城被攻破前,投降於毛利家。
大友家臣。
作為豐後三老之―,輔佐主公義鎮。不僅擔任外交事務,還作為肥前方分行使內政,更擔任築前平定軍的總大將之職,參與主家內政、軍事、外交全方位的管理。
162.內田托馬
醫師。教名是托馬(亦稱托馬斯)。
據說他是山口第一個天主教徒。允許傳教的领主大內家滅亡後,他隨著多爾雷斯牧師前往豐後避難。於阿爾梅違在府內建立的醫院,學習西方医術。
宇都宮家第22代當主。廣網之嫡子。
參加豐臣秀吉的小田原征伐戰,之後得到了領地。藉此機會歸屬了秀吉。但與取次役淺野長政不和,也捲入了豐臣家內部的爭鬥,而被沒收領地。
宇都宮家第21代當主。
娶佐竹義昭之女為妻,並同其結成同盟。獲得宿老芳賀高定等的協助,與領地內勾結北條家的反宇都宮勢力作戰。盒管體弱多病,卻始終與佐竹、結城氏等「東方之眾」保持合作。
今川家臣。長照之子。
在其父長照戰死时,落入德川家康之手。以家康的妻子作為交換條件回到了今川家。主家滅亡後投降家康。此後從屬於德川家參加了姊川和長篠合戰。
今川家臣。長持之子。
父親的正室是今川義元之妹。在桶狭間之戰後,三河的武將相繼投靠了德川家。由於血緣關係他一直留在今川家中。因此遭到準備平定三河的德川軍攻擊,上鄉城失守,長照自盡身亡。
167.宇野源十郎
新人物,找不到更多資料
商人。名為家治。他的父親藤右衛門是北條家直轄领地、河越领今成的代官,並在源十郎這代當上宇野家的知行。根據《小田原眾所領役帳》的記錄,他是氏康的馬迴眾(親信),而俸祿有二百貫四百六十五文。
小田原藥商。
宇野家是侍奉元朝的醫師陳宗敬後裔。早期在京都製造、販賣一種叫做「外郎」的藥丸,受北條家徵召轉往小田原,成為北條家御用商人。為了讓苦藥更容易入口,而研發了現在的外郎。
佐竹家臣。憲忠的弟弟。
曾出任勘定奉行和家老等要職,和兄長同樣深獲主公義宣的信賴。關原之戰戰敗後,佐竹家轉移封地至出羽時,他出仕銀山奉行。記錄當时藩政的「梅津政景日記」成為貴重的史料。日後參與了大坂之陣的戰鬥
肥前福江藩初代藩主。
原本是松浦黨一派。身為宇久純玄的叔叔,在純玄因天花早逝後繼承了家督。從純玄一代侍奉於秀吉以來,改姓為五島,奠定了成為近代大名的基礎。也應秀吉的命令參加了出海遠征,並因此受賜豐臣的姓氏,獲得官銜職位。
浦上家當主。備前天神山城城主。
家族過去都是擔任赤松家的重臣,但是父親村宗以下犯上殺死主君赤松義村。村宗死後,與兄長政宗為了爭奪家業而獨立。雖然支配勢力擴展至備前,但是被家臣宇喜多直家的勢力所壓迫,最後被逐出天神山城
島津家臣。
侍奉貴久之後,經任義久的上奏人,最終出任老中輔佐經營領地。雖轉戰各地積極活躍,但終為率領秀吉軍的羽柴秀長所俘。文學藝術造深厚,著有「上井覺兼日記」。
真田家臣。真田十勇士之一。
侍奉昌幸、幸村兩代人。十勇士中資歷最老者。由於真田師出信濃北部望族海野氏,所以可以認為是同族。擔任參謀,堪稱幸村的左右手。
島津家臣。兼堅之子。穎娃、揖宿之領主。
參加耳川之戰,進攻水俣,攻打有馬、沖田畷之戰等戰役,屢立戰功。主公義弘曾褒獎道「豐肥之戰的勝利全靠久虎之功」
龍造寺家臣。龍造寺隆信的次子。
過繼至江上家繼位,任勢福寺城主、蓮池城主等。他在兄弟中最得隆信武藝真傳,被評為「舉世無雙怪力」的勇將。他在各地戰場都銳不可擋,卻於渡海遠征時病倒,在前線殞命。
村上氏後裔。村上興種之子。
在往筑後移居之时稱為江上氏。在1558年擁立少貳冬尚,與龍造寺方的小田政光對戰。政光在這場戰役中死亡。之後加入龍造寺家,迎娶龙造寺胤久的女兒為妻,隆信的次子家種還被收為養子,受到種種厚待。是東肥前十九城將中的一人。
長宗我部家臣。吉田重俊的次子。
侍奉國親、元親2代主公,身經百戰,功卓著,聞名於世。娶備後守江村親政之女為妻,以義子身份繼承官位。此後,生父重俊被稱為「大備後」,親家被稱為「小備後」。
龍造寺家臣。龍造寺四天王之一。
沖田畷之戰中,得報主公隆信陣亡後,只身突入島津家大營。報仇失敗後被殺。對立一方的家久稱讃他「剛勇無雙」。
龍造寺家臣。
據傳是龍造寺四天王之―。待奉隆信,屢建戰功,沖田畷之戰身著與主公同樣的「熊皮鎧甲」,装扮成隆信突入敵陣,戰亡。
淺井家臣。
淺井家的猛將。曾向主公長政進言暗殺織田信長,卻未被採納。姊川合戰時,在敗局已定,戰線崩潰的境況下,他單身衝入信長的本陣,戰死。
伊達家臣。役行者金傳坊之子。
伊達家宿老中野宗時發現其才能,得以侍奉輝宗。受辉宗信任,宗时下臺後,以宿老身份負責政事。與織田信長之間也有書信交往。輝宗死後,殉死於其墓前。
對馬宗家家臣。宗家首屈一指的勇將。
據說出海遠征時,智久為了救助陷入困境的同伴,曾單身衝到上為自軍尋獲退路。此外還留下他曾和弟弟一起以肉搏擊退猛虎的傳說。歸國後受到賞賜,被任命為對馬佐護郡代。
奥州望族。鹽松城主。周防大內氏的分支。
依形勢變化與諸家聯合,應付亂世。在伊建政宗成為伊違家當主時,前去米澤城謁見並服膺於旗下。之後作為政宗的屬下在多次戰鬥中發揮作用。此外還是擅使十文字槍的高手。
周防大內家一門。大內義隆的堂兄弟。
與當主義隆對立之後,逃到豐後,受到大友家的庇護。主家滅亡之後,接受大友家的援助,為了復興大内家而舉兵出征。雖然召集遺臣一起踏上過去的領土周防,但最後竟敗給毛利家而自盡。
大內家第31代當主。
歷任周防、長門、安藝等7國的守護職。平定了築前、肥前支配了北九州。在抵禦了尼子晴久進攻安藝的攻勢後,又在進軍出雲進攻月山富田城一戰中失敗。失去了嗣子晴持。此後,雖然致力於文化事業,卻遭到重臣陶晴賢謀反,因而自盡。
大內家當主。大友宗麟之弟。
起初的名字為晴英。因母親為大內義隆之姊,而成為義隆的義子。後來因為陶晴賢的叛變,被擁立為大內家當主。在拜受將軍足利義輝的一字名諱後,改名為義長。從嚴島合戰起便開始受到毛利家的壓迫,最後被迫自盡。
上杉家臣。口兼豐的次子。直江兼績的弟弟。
御館之亂時,追隨上杉景勝。戰亂平息後,奉景勝的命成為天神山城主小國重賴的養子,並繼承重賴的家業。後來遵從君命,改姓大國。景勝轉移封地至會津時,他出任南山城代,在關原之戰後,則成為高畠城代。
德川家臣。忠員次子,忠世之弟。
與兄長忠世一起轉戰各地,屢建戰功。在長篠之戰中,與兄長一起擔任先鋒,織田信長曾以「長須眉」美忠佐兄弟的勇敢。關原之戰之後,獲封駿河沼津兩萬石俸祿。
德川家家臣。忠世及忠佐之弟。人稱彥左衛門。
跟隨兄長忠世在各地建立了不少戰功。因為忠世沒有嫡子,所以忠教拥有繼承忠世领土的機會。但是卻自稱自己沒有建立足以接受领土的功績而辭退了這個機會。所著作的「三河物語」是很珍貴的歷史資料。
德川家臣。忠世嫡子。
侍奉家康,參加姊川之戰等各戰役。在經營甲斐、信濃領地上也發揮了才能。受家康之命,任秀忠的貼身家老。曾得秀忠充分信賴,然而因遭本多正信的暗中第反,被貶為平民。
德川家臣。忠員長子,忠佐之兄。
參加眾多戰役,以其英勇豪放的性格建立了卓越的戰功。三方原合戰的夜襲震驚了武田信玄,長篠合戰指揮鐵砲隊作戰,獲得了織田信長的譽。
德川家臣。猿樂師大藏大夫之子。
原為一介猿樂師後受到家康的提拔。從總领主家的皇室領地,到利用新技術的金銀採礦業,以及設立一里塚及傳馬宿等,為幕府的民政和財政建設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。人稱「天下總代官」。
上杉家臣。後為武田家臣。又稱長秀。
服侍謙信,作為親信輔佐謙信處置政務,乘謙信出家时的動亂謀反。落敗後改仕武田信玄,受命守備遠江小山城。信玄死後,織田家入侵,與勝賴一起戰死在甲斐天目山。
大崎家第13代當主。義直之子。
作為奥州探题,與伊達家相抗爭。一度曾擊退過政宗的軍隊,最終抵抗失敗,歸於其麾下。由於在豐臣秀吉征討小田原之戰時遲到,而被貶為平民,後求助於上杉景勝成為其家臣。
大崎家第十一代當主。
身為奥州探題的權勢逐漸不穩之後,家中的家臣便引發了內亂。為了平息內亂而仰賴伊違家的援助,因此招致伊達家介入了其國內的政治。雖然最後勉強地維持自立性,卻已無法挽救大崎家的沒落。
德川家臣。
會戰中經常充當先鋒或殿後。在小牧長久手之戰時出任先鋒,擊潰豐臣秀次的部隊。不僅僅在於軍事方面,他還充任三河奉行,在政治方面也對家康有所幫助。
北條家家臣。資正之子。岩槻城城主。
雖然起初作為扇谷上杉家的家臣,與父親資正一起對抗北條家,但當資正外出時,私通北條家成並臣屬於北條家。拒讓資正歸城並且放逐資正,成為了岩槻城城主。後來在三船山合戰中敗給安房里見家而陣亡。
織田家家臣。『信長公記』的作者。
因為射箭功力有過人之處而成為信長的直屬,後來侍奉秀吉。在內政方面施展手腕之餘,也致力於軍記書物的著作,除了『信長公記』之外,還遺留下『太閣殿下軍記之內』等貴重的歷史實錄書物。
扇谷上杉家臣,岩付城主。號「三樂齋」。
主家滅亡後與上杉謙信聯手對抗北條氏康和武田信玄等勢力。在国府台之戰中敗於北條軍後,遭到其子氏資流放,投靠佐竹義重。秀吉進攻小田原時,應召趕赴小田原。
豐臣家臣。敦賀城主。人稱刑部。
以秀吉侍童身份獲得信任後,在賤岳之戰中立下戰功而晋升。秀吉死後接近德川家康,但在好友石田三成的拜託下,在關原之戰时加入西軍,雖奮勇抗敵,但受到倒戈東軍的小早川秀秋隊攻擊戰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