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 201~250的人物卡片
豐臣家臣。吉繼的長子。正式名字是大學助。
關原之戰時,他協助病情加重的父親,在西軍麾下作戰。父親自盡後,他便逃離戰場。大谷家被褫奪官職淪為浪人,但日後受豐臣秀賴延攬入大坂城,大坂夏之陣時在天王寺口戰身亡。
醫師。侍奉越前的朝倉義景。
織田信长滅掉主家之後,出家改名為善隆。定居北之庄,創造出了名為「萬金丹」的藥丸,此藥受到眾人的肯定。具有提神解毒等良效。
大友家第21代當主。宗麟。
與大內家、毛利家對抗,控制了九州北部6國。以豐後的府內作為據點,獎勵海外貿易。保護天主教徒,自己同樣也受洗。但卻招致家中對立,因而领內混亂。加之難以抵抗島津軍的進攻,致使勢力漸趨沒落。
大友家一門。義鎮(宗麟)的次子。
奉父親之命而出家,但為了學習武術而還俗。雖然聰明但是個性不穩重。後來反對當主的兄長義統,勾結島津家發動叛變。在差點被殺的時候,義鎮出面調解,最終以沒收領地作。
大友家一門。義鎮(宗麟)的三子。
出家後還俗。成為田原親賢的養子,活躍於豐前。深受義鎮的信賴,也接受天主教的洗礼。雖參加了户次川合戰,但敗給島津軍。主家衰敗後,改侍奉於豐前細川家,爾後改名為松野半齋。
大友家第20代當主。
與大內家為主的周邊諸國爭斗而擴大了勢力范圍。又因拥有優秀的家臣團,得到了豐後、築後、肥後等3國范圍的領土。但因為計劃廢除長子義鎮的嫡子身份而造成家族分裂。發生了二階崩之變,被家臣砍成重傷,留下要將家督交給義镇的遺言就死去了
大友家第22代當主。義鎮(宗麟)嫡子。
在父親義鎮的監護下繼承家業。因受到島津龍造寺兩家的壓迫,求助於秀吉而受封豐後。但因為出海遠征時的失第而被剝奪封地。關原合戰時支持西軍陣營而遭流放。
豐臣家臣。綽號修理亮。
在關原合戰中,家中重臣垮台後,和淀夫人一起成為大坂城的中心人物。為抵抗德川家康的崛起,招募在關原戰敗的浪人们並舉兵。镇守大坂城,迎擊德川大軍,最後失敗。追隨主君秀賴殉死。
豐臣家臣。治長的弟弟。
大坂之陣時,他是豐臣家中對德川主戰派的中心人物。與對德川主和派的兄長治長發生對立,甚至有傳聞他因此而命令刺客襲擊。大坂城淪陷後,他带著國松丸(秀賴的兒子逃脱。有聞說他被俘身亡,也有一說是被俘後成功逃脱了。
肥前的豪族。有馬晴純次子。
成為大村純前的義子,繼承了家督。受到周邊各國的壓迫,為此開放長崎,以圖藉由與葡萄牙通商打開局面。是日本首位天主教徒大名。並同时在領地內鼓勵信仰。
山內上杉家臣。
在主君家滅亡後,依附由良成繁,來到館林城。在開墾荒野、植林事業、整備灌溉設施等工作上盡力而廣為人知,對上野的農作力提升付出了極大的貢獻。現在也被認為是群馬縣的偉人之一。於大正5年,追封從五位的官職。
宇喜多家臣。
主公直家在乙子城以來一直侍奉宇喜多家的三老之一擅於刀槍術,是歷經40餘回戰役的勇士。參與了備前岡山城的修築和城下镇的建設,並進行了稱為宇喜多開墾的排水造田。
細川家家。人稱少齋。
在細川忠興出兵會津征伐時,奉命擔任玉造細川邸的警護。在石田三成一舉出兵壓制大坂後,遵從夫人伽羅奢(玉子)的請求,用槍刺殺夫人後,自己也一同殉死。
信濃守護小笠原家的嫡系。
由於數度敗給武田信玄,因此投靠上杉謙信而棲身於越後。後來雖移住攝津,又因信長的侵攻而再度向上杉求助。謙信死後,轉而倚賴會津蘆名家,最後在該地死去。
今川家家臣。後成為武田家家臣。人稱忠兵衛。
與伊丹康直同為今川水軍的將領。主家滅亡後,侍奉武田家成為了水軍大將。看上土屋昌恆的英勇善戰而將其收為養子,自己也改姓為土屋。後來在長篠合戰中戰死。
今川家臣,信網之子。元信的兄長。
今川家滅亡後,侍奉了武田家,成為清水城主。作為駿河先方眾參加了三方原合戰。武田家滅亡後,成為浪人。後侍奉德川家,因平定甲斐有功而獲得封賞。
今川家臣。
在桶狹間之戰,被信長打敗後,帶著主人義元的首級回到駿河。主家滅亡後,侍奉於武田家,成為高天神城主。但在本多忠勝、德川軍隊的猛攻下,城池淪陷,最後戰死。
里見家一門。名為安泰。
起初雖出家為僧,後來還俗繼承父親的職位。起初他是以岡本城為據點率领里見水軍中的一支,後來被主家請求將城讓給里見義弘來防備北條家,他爽快地答應了。之後成為了里見義賴的家老。
佐竹家臣。
作為僧人侍奉在佐竹義篤、義昭、義重等三代人左右。在白河結城家和古河公方文書來往中,在外交中均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。待遇優厚,是僅次於佐竹一門的重要人物。
相良家臣。
自19歲起初次出征以來,歷經19次作戰,屢建戰功。薩摩大口之戰時征討過島津家臣川上久朗。之後,著有相良家臣的忠軍備忘錄「岡本賴氏戰場日記」。槍法也很有名。
紀伊望族。雜賀黨成員。
積極參加守衛石山本願寺。擅長射擊技術,據說他曾狙擊指揮本願寺攻略的織田信長,使他腿部受重傷。後來投降於信長,信長去世後,投靠豐臣秀吉
成為其屬下。
近江的豪族。
淺井家滅亡後追隨織田家,在本能寺之變時加入明智光秀。光秀死後,曾任柴田勝豐的家老,接著侍奉秀吉,獲賜伊予府中。關原之戰時,藉著小早川秀秋的裡應外合,從西軍變節至東軍,但因未事先通報,導致丟官。
德川家臣。貞能嫡子。
曾侍奉武田家,信玄去逝後改仕家康。在長篠之戰時,在大兵壓境之下死守長篠城,為勝利做出了貢獻。後娶家康之妹龜姬。還曾參加小牧長久手和關原之戰。
前田家家臣。
起初侍奉前田利春,但身份是浪人。後來仕官於利家,與村井長賴一起成為了利家的寵臣。在小牧長久手合戰中,力守末森城表現出色,與夫人一起激勵城兵,成功地守護此城直到援軍到違為止。
225.奧彌兵衛
紀州豪族。據傳名諱為重政。
在根來寺向津田算正、算長父子學習鐵炮術,短短幾年便掌握秘訣,與雜賀眾輾轉在各地作戰,讓織田信長和羽柴秀吉大傷腦筋。後來他追隨氏家行廣在關原戰敗被貶為庶民。據他被淺野幸長延攬,傳授津田流炮術。
宇喜多家臣。宇喜多三老之一。
是主公直家的近侍,参加了明禪寺合戰等各地的戰役,是創業的有功之臣。大老户川秀安退隱後,負責國政。後被妹婿石原新太郎所殺。
宇喜多家臣。貞親之子。
執掌主家的國政,對領地內的丈量地畝,整備城下都市上做出了貢獻,是實務型武將。在整修伏見城時,擔任施工監督,其才華深受秀吉賞識。因為他深得主公秀家恩寵,所以也樹敵無數。
儒醫。以「太閣記」作者而聞名。
先後侍奉池田恒興、豐臣秀次,在關原合戰的前後侍奉堀尾吉晴。之後著作了「信長記」「太閣記」等的軍記書物。但是被認為內容中的故事性雖高,作為歷史文獻的价值卻很低。
小田家第15代當主。政治之子。
小田家是擔任守護常陸的名門。曾試圖與北條家結盟阻止佐竹家南進,但屢戰屢敗,在城池淪陷後投降。此後也未收復失地,而從屬於結城秀康。
織田信長之弟。名長益,爾後以有樂齋為號。
酷愛茶道,是知名的茶人。與千利休有交往,成為利休七哲之一。兄长信長死後,侍奉豐臣家,千利休死後,擔任秀吉的茶師。關原之戰時,雖隸屬東軍,但戰後又出仕於豐臣家。大坂夏之陣時再度投向德川家。
織田家一門。通稱勘十郎。又名信行。
兄長信長被眾人認為是個「愚者」,相較之下,信勝的品行方正,在家中的評價也很好,所以父親死後,即受到林秀貞、柴田勝家所擁立而和信長展開內鬥。後來經由母親土田御前的調停使兩人修好。但因企圖再度謀反,而被信長謀殺了。
信長之次子。信忠的弟弟。
成為伊勢國司北具房的義子,繼承家業。本能寺之變後,與秀吉聯合,討伐其弟信孝。不久與秀吉敵對,和德川家康聯合,發起了小牧長久手合戰,但又獨自與秀吉合談,之後雖服膺於秀吉,但遭到流放。
織田家一門。信長之弟。
號老犬齋。信長展開伊勢侵攻之後,成為伊賀上野城主。曾參加平定越前及石山合戰等戰役。以織田軍團中的連枝眾而聞名。本能寺之變後侍奉秀吉,在關原之戰後成為了豐臣秀賴的近侍。
信長之三子。
成為伊勢的豪族神户具盛的義子,繼承家業。本能寺之變後,與秀吉一同討伐明智光秀。本想聯合柴田勝家繼承家業,但因為與秀吉對立而告失敗,並在秀吉的命令之下自盡。
織田信長的嫡子。
其父信長將家業讓於他,統領美濃、尾張兩國。不負信長的期待,在鎮壓松永久秀的謀反、甲斐平定戰中立下戰功。之後在進軍中部前遭遇了本能寺之變。鎮守在二條城中與明智軍作戰,最後自盡。
尾張斯波家臣。守護代。
擔任清洲城主職位。與小代理守護坂井大膳一起擁立斯波義統。將義統當成魁儡,狐假虎威。義統本想和織田家的庶子信長聯手,卻因官邸受到襲擊而遭到殺害。以這個事件為契機,信長命叔叔信光向清洲進攻,最後因失敗而自盡。
織田家當主。信秀之嫡子。
平定尾張、美濃之後,打著「天下布武」的旗號席捲畿內。自稱第六天魔王,排除既有的權威。一個接一個地提出革新的政策掌握天下。但是,在重臣明智光秀謀反後,於本能寺終結他夢幻般的人生。
織田家當主。信長之父。
有「尾張之虎」之稱的猛將。本來只是尾張守護家的陪臣等級的家系而已,最後累積了超越守護家的勢力,成為了戰國大名。為了統一尾張的目標,終年與領地內眾多望族和今川家、齋藤家等鄰近大名戰鬥,卻壯志未酬,罹患傳染病而猝死。
信秀的弟弟。信長的叔叔。
與今川家在小豆坂合戰中戰敗時,負起殿後的任務奮戰,被稱為小豆坂七本槍之一。在信秀死後支持信長,在奪取清洲城的戰略中也做出貢獻,並將該城獻給信長之後,自己搬至那古野城。可是,不久後就被家臣坂井孫八郎所殺。傳聞這是信長所策劃的謀殺。
織田嫡流。信忠之嫡子。幼名三法師。
在本能寺之變中失去父親以後,在清洲會議上被羽柴秀吉推舉,3歲即繼承織田家業,實權被秀吉的掌握下成長,日後之後成為岐阜城主。關原之戰支持西軍敗北後入高野山出家。
伊達家臣。名良直。號左月齋。
從植宗那一代任官以來,已侍奉伊建家4代當主的資深重臣。在政宗那一代位列一門眾。在人取橋合戰中,雖年事已高仍肩負殿後任務。脱去甲冑與追兵展開死鬥,讓政宗安然脫險後壯烈成仁。
伊達家臣。良直之子。
作為政宗的心腹,在軍政兩方面都有優異表現。後依豐臣秀吉命令改姓為茂庭。因受到秀吉的器重,而被政宗疑心叛變,不得已離開了伊建家。後來回歸之後成為國老。
立花家家臣。人稱和泉。
起初侍奉大友家,其後轉而侍奉立花家。為眾所知曉的猛將,與北上進攻前來的島津家,以及在關原之戰變為敵方的鍋島家戰鬥時,創下優異的戰績。主家被貶後,轉而侍奉加藤清正。
劍術家。
起初只是大坂淀川上的船夫,在遇見伊藤一刀齋後成為其第一個徒弟,開始學習劍術。在遊歷各國來到總小金原時,賭上一刀流秘傳書的繼承權與師弟御子神典膳(小野忠明)決鬥,但戰敗殞命。
劍術家。
小野派一刀流的創始人。起初侍奉里見家,名為御子神典膳。為了提昇自己的劍術而遊歷各國時,拜伊藤一刀齋為師。打敗師兄小野善鬼而獲傳一刀流的精髓。在一刀齋的推薦之下,擔任德川秀忠的劍術指導,而成為小野派一刀流的開山祖師。
小野寺家第13代當主。又名景道。
父親惟道因家臣背叛而自盡,景道為了避難,逃到大寶寺家以求屁護。後來舉兵為父報仇,奪回了本城。甚至成功地征服了周圍望族,創造了小野寺家的全盛期。
小野寺家第14代當主。輝道之子。
參與豐臣秀吉的小田原征伐,因其戰功而使一部分领土得以保全。在關原合戰中,因與上杉景勝同一陣線,遭到德川方的最上義光的攻擊而敗北,领土被沒收,小野寺家最終滅亡。
武田家臣小幡昌盛之子,名景憲。
甲州流兵法學者。武田家後成為德川秀忠的侍童。但後來出走,四處漂流。大坂之陣時,雖進入了大坂城,仍與德川方的板倉勝重保持聯。後來侍奉幕府,傳授甲州流兵法。
武田家家臣,後來成為德川家家臣。
起初侍奉伊勢北家,與向井正網一同統率水軍。後來因受到武田家以破例的待遇受到採用,成為擁有一艘安宅船的船大將。武田家滅亡後,轉而服侍德川家康。
德川家臣。景隆的兒子。
繼承父親的職務,成為德川家的船長,獲祿3千石,管理相模、上總兩國。大坂冬之陣時,在序戰木津川口砦的攻防中,以傳法川口為據點分別奪取豐臣方大野治长的關船、輕丹各兩艘,立下功勞